现代邮政学院、现代邮政研究院党总支“学习进行时”第二十六期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 2018-11-22 | 浏览次数: 822 | 文章来源: 葛军

习近平的2018:5月关键词——决胜未来

8次会议活动,8次会见外宾,11次致信致电……五月,习近平的活动频繁密集。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这个月,习近平的重要活动、讲话、指示,观大局、察大势,处处立足长远,凸显了“决胜未来”的决心和信心。

学习马克思,确保航向决胜未来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纪念马克思诞辰大会,尤为引人瞩目。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出时代强音,为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定调。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伟大的事业薪火相传。

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用经典涵养正气、指导实践,才能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5月2日,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如何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深刻论述。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抢占制高点,科技创新决胜未来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5月28日,习近平在出席科技界盛会——两院院士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在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指出,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现在,我国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观察大势,谋划全局,立足未来,创新是抓住历史机遇的关键。在本月活动中,习近平数次提及“创新”。

5月16日,习近平视察军事科学院时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尽早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5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再次提及“创新”:要深化审计制度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

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善谋者、勇进者决胜未来。

“根本大计”,永续发展决胜未来

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千年大计”到“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这一重要思想,宣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在决胜未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显而易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显功”,更是“潜功”。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语重心长为决胜未来。

护国际秩序,和平安全决胜未来

5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既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又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切实做好工作。

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在大连举行会晤,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方嘉宾……习近平五月的外事活动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为世界谋和平。

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深刻复杂演变的关键时刻,5月7日至8日,习近平同金正恩在大连举行会晤。这是今年3月底以来中朝两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世界为之瞩目。

“我同委员长同志首次会晤以来,中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形势均取得积极进展,我对此感到高兴,愿同委员长同志再次举行会晤,共同为推动中朝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努力。”习近平说。

金正恩表示:“今年3月以来,朝中友谊和朝鲜半岛形势都取得了富有意义的进展,这是我同总书记同志历史性会晤的积极成果。”

5月22日,习近平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再次重申了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贡献。

当前,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仍面临“三股势力”、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等严峻挑战。

各国惟有同舟共济,才能妥善应对威胁和挑战。

习近平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外方嘉宾时指出,中方将继续把自身安全同地区国家安全融合起来,同成员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前总统奥朗德……五月,习近平密集会见世界政要,商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维护和平稳定、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作积极贡献。

五月,见证了习近平为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努力与实践。

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

为决胜未来,习近平日夜操劳,运筹帷幄。

  

习近平的2018:6月关键词——

6月,重量级嘉宾纷至沓来,重量级外事活动引人注目。要说其中最吸睛的,无疑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习金会”。

上合峰会、“习金会”,秉承“和合”理念

6月9日至10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举行。这是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之一。

2001年成立至今,上合组织走过了17年光辉岁月。17年来,这一区域性组织为何能日益壮大,且影响力越来越深远?

习近平这样回答:“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灵魂和源动力。

而今,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如何应对?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习近平提出五点具体建议: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

一个“凝聚”、四个“共同”,伴随着一系列具体举措,体现的是谋求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彰显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习近平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上海精神”强调的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与中国传统的“和合”理念一脉相承。

6月19日至20日,金正恩访华。不到3个月时间内,习近平同金正恩3次会晤。在朝鲜半岛局势正处在深刻复杂演变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会见频率,极具深意。

3月29日韩国和朝鲜代表在板门店举行高级别会谈起,到6月12日金正恩与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会晤,可以说一段时间以来,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岛问题重新回到对话协商解决的正确轨道,半岛形势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对此,习近平给予积极肯定,并“希望朝美双方落实好首脑会晤成果,有关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半岛和平进程”。

因为合作,半岛僵局才得以打破;唯有形成合力,和平才能真正降临并能恒久保持。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彰显“合作共赢”外交风范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十九大后召开的首个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讲话中,处处闪耀着“合”的理念之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和深刻体会之一,就是“坚持合作共赢和义利相兼”。

习近平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概括为10个方面。这10个方面亦即10个“坚持”,既有立足全球的宏伟设计,也有求真务实的具体举措,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而其中,无论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抑或“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无不或直接点题或暗含一个“合”字。

对于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重点,更是处处强调合作、交流与互鉴: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

在如今“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里,如果没有和平的环境和谐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影响;如果没有开放合作的心态,中国的发展将固步自封失去活力。

这个月,习近平还与法国总理、美国国务卿等举行会晤,并同普京通电话,同巴拿马总统互致贺函庆祝中巴建交一周年等。20余场外交活动,“合作”,始终是习近平讲话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则两利,分则俱伤,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合作,是为中国谋,也是为世界谋,更是中国恢弘的大国风姿和宏大格局的展现。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凝聚圆梦合力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97岁生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只有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凝聚起八千多万党员的意志,从而团结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强调“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强调的是凝聚力,“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强调的是合力。有凝聚力才能形成合力,两者有着强大的逻辑联系。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涓滴溪流,能成江海。人民的勠力同心,必将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力。

对脱贫攻坚,习近平在重要指示中强调协调联动: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

对乡村振兴,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伟大事业必须靠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汇集民智民力,才能形成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人心齐,泰山移。中国梦,还会远么?

  

习近平的2018:7月关键词——大道

出访11天,5国6地,跨越亚非两洲,近60场双多边活动;在国内5场外事会见、9次会议活动……七月,习近平的日程表折射出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合作大道,命运与共

这个月,是中阿、中非关系发展的“大月”。

7月10日,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擘画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未来。几天之后,习近平飞抵阿布扎比,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阿联酋。访问期间,中阿两国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指出,相信中阿可以成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好朋友、好伙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此次以点带面的访问,成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的一次生动注解和成功实践。

紧接着,习近平踏上了非洲大地。

2013年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及今年再次当选连任后,习近平均选择非洲作为首次出访目的地,中非友谊的分量可见一斑。

中非长期友好,命运休戚与共。

此次往访的非洲四国,经济体量各异,但都迫切希望同中国加强合作。习近平强调,发展同非洲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重要基础,也是中方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访问期间,习近平同非洲四国商定加强发展战略对接。

此次亚非之行,中国同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同毛里求斯就尽快签署“一带一路”协议达成共识。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中阿、中非合作的纽带。

七月,习近平汇聚共建“一带一路”合力,引领中阿、中非、金砖和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合作注入新动力。

圆梦大道,人心所向

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一行时指出:“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

在当前台海形势下,习近平的讲话传递了重要信号。

习近平强调,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希望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扩大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同胞亲情福祉,在新时代携手同心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与之相呼应,连战提出“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四点主张。

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携手致力民族复兴,是符合民族整体利益、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道路,是人心所向、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选择。

道路正确,就要坚持下去。

正如习近平所说,“两岸同胞要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圆梦的大道上,两岸同胞坚定信心,团结前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团结奋斗的合力。7月初,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7月3日至4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圆梦大道,人心所向。

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儿女相偕以行。

发展大道,谋深虑远

七月的最后一天,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总基调:稳中求进。

在稳中向好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面对新形势,主动应变,夯实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盘。

7月17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七月末,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会议又重申了这六个“稳”。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对于继续推进改革,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一再强调“扎实”“苦干”,寓意深远。

越是来到深水区,改革的脚步越要坚定。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掌舵沉稳裕如,知难勇毅向前。

  

习近平的2018:8月关键词——

6次重要会议,11次外事活动,7次致电致信,4次重要指示……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部署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从给高校老教授回信到关爱青少年视力健康,8月,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通”字相贯,连民心、促开放。

开放互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

2018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5年的发展与奋进,“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8月27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作出精辟总结,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互利共赢是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只有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有风险忧患意识,又有历史机遇意识,才能在这场大变局中把握航向。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对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一基本要求,明确了“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这一重点,以及“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

习近平以共绘“工笔画”为喻,从项目建设、开拓市场、金融保障等6方面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6个“要”的具体要求,强调“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8月28日,习近平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回信,勉励他们加强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

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28日,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开幕,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希望与会各方加强对话,扩大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共同建设创新之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情之切切。

8月,习近平还会见了来访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国旺,并同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多位外国元首频繁会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务实合作等,是习近平在这个月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

丝路兴,则天下通。共建“一带一路”,通天下,顺大势。

心心相通,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

8月16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关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调查及有关问责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要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重典治乱,去疴除弊,加快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坚决守住公共安全底线,坚决维护最广大人民身体健康。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一,让人忧虑。对于这一问题,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岁月静好的日子,离不开一批坚强勇毅的奋斗者。为了国家他们默默无闻地负重前行。

8月初,习近平对守岛卫国32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海防事业的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满怀深情地写道:“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中船重工第七六〇所黄群、宋月才、姜开斌三位同志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习近平闻讯后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赞扬他们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称赞他们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他们为榜样。

这个月,习近平还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广大医务人员优秀业绩,激励他们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新贡献;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高度肯定他们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重要贡献;到会祝贺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

一项项重要指示,一次次热情交流,习近平事无巨细地关注民生,与人民始终心相连,情相通。

全局贯通,党是领导一切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8月,一系列重磅会议接连召开,从部署宣传思想工作到谋划军队建设发展,习近平反复强调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8月17日至19日,在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习近平明确强调,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强国强军的必然要求。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铸牢部队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落实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健全党领导军队的制度体系……习近平作出系列部署。

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9个“坚持”,成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中“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居首位。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8月24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在作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要加强党对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领导”,8月27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主动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工作。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贯穿全局,是习近平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2018:9月关键词——振兴

金秋九月,习近平国内活动紧张繁忙:主持会议、考察调研脚步不停歇;外交日程密集紧凑:中非盛会大幕甫落,又开启俄罗斯之行……纵览习近平九月活动,“振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东北振兴:改革之兴

九月末,习近平专程赴东北,实地考察东北振兴情况。

四天、三省、六地市;下农田、进车间、到厂矿、访民居……短时间内,习近平进行了一次“大跨度”“跳跃式”考察,对东北振兴提出时代新课题。28日,在沈阳召开的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东北地区拥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亿多人口,曾以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担负着中国重要经济发展板块的重任。

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动能等问题。对此,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多次深入实地调研,顶层设计解决方案。

此次考察,习近平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要求。其中首要的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国有企业,习近平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对于民营企业,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

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到居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习近平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的大视野,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合作高地的大手笔,搭建起振兴东北新格局。

乡村振兴:“三农”之兴

九月,正当农产品收获时节,习近平多次提及“乡村振兴”,强调要以此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9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对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9月23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强调,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

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

时间紧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考察调研时对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在主持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40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4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发展振兴:“合抱”之兴

九月上中旬,习近平的两场重大外事活动引人瞩目:

九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非人民振兴的步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时代的命题。

一项项合作举措切中的,正是中非改善民生、发展振兴的强烈需求。习近平强调,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

正如中非合作论坛会徽——“合抱之手”,中非团结合作、携手并进,在实现合作共赢、发展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阔步前进的,还有中俄合作。

今年以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更加积极的发展势头。九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这次“点穴式”外交之行,向世界发出明确信号,提升中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9月12日,习近平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致辞时提出,共同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努力构建东北亚经济圈。

面对国际格局加速调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持续涌动的新形势,习近平提出了深化地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中国主张。

世界格局、国际形势正在深刻演变。

然而,合作共赢、发展振兴初心未变。

  

习近平的2018:10月关键词——振兴

1次地方考察,6次外事活动,3次重要指示,12次致电致信……无论是再赴广东考察谈改革开放还是召开重要会议研究经济形势,10月,习近平步履匆忙,对国计民生大事频频作出重要部署,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推进改革开放毫不动摇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10月22日至25日,时隔近6年,习近平再次赴广东考察调研。对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习近平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珠海横琴,习近平10年间4次到访。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习近平2012年曾在这里发表重要讲话,此次考察时他同前海建设者和见证者代表共话沧桑巨变。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必须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

“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0月,习近平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肯定5年来的成功探索,明确表示面向未来,要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重要时间、重要地点,习近平的重要活动和讲话释放出明确信号,彰显着推动改革开放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勇毅。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毫不动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

10月31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是长期和短期、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矛盾和问题,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除了从顶层设计层面给予民营经济支持、解决民营企业困难,习近平还通过不同形式亲自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鼓劲,身体力行强力支持,走心话语真情勉励。

10月20日,习近平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高度肯定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勉励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踏实办好企业。

“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在信中,习近平写道,“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

4天后,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研发、销售、出口等情况。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习近平明确强调,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前途不可限量。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习近平进一步勉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要“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练好内功,努力实现新的发展,为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9月底,习近平考察东北时就在忠旺集团对民营经济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示“党中央历来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10月20日至31日,习近平又连续三次对民营经济作出重要部署。总书记的“超强节奏”意味深长,体现出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从未改变。

深化对外友好合作毫不动摇

10月,习近平的外事活动也同样频繁密集。加强交流合作、继续扩大开放毫不动摇,是习近平一系列重要活动传递出的共同信号。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贸易封锁之际,几十位英国工商界有识之士,冲破重重阻碍来到中国,开启“破冰之旅”,撰写了一段中英友好的佳话。16日,在会见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时,习近平重提这段动人历史,表示很高兴看到“破冰之旅”的精神正在世代传承。“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个艰难岁月为开拓中英经贸往来作出历史性贡献的老一辈友好人士”,习近平深情地说,“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英友谊一定会薪火相传,历久弥坚”。

“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17日,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时指出,在当前世界形势下,中俄双方要倍加珍视两国成熟、牢固的伙伴关系,毫不动摇地深化各领域合作。

2018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26日,习近平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再度正式访华。习近平指出,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方欢迎日方更加积极地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实现两国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0月18日,在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的贺信里,习近平表示,中国主张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各国齐心协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在18日,“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苏州召开,习近平致信祝贺。习近平强调,我们愿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为推动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是习近平毫不动摇的信念与担当。

加强党的领导毫不动摇

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大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连接地方改革发展。10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铁路规划建设问题。对于这两大课题,会议明确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加强统一领导,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建设运营资金保障,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

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10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统一协调相关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项目,统一调动所需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作为党委的综合部门,党委办公厅(室)是党委履行领导职责的参谋助手。在对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强调要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10月29日,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对新班子提出“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的明确要求。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10月里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对此一以贯之,毫不动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