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邮寻红,鉴往知来——中国邮政“伴随种子计划”南京邮电大学学子赴扬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 2023-07-07 | 浏览次数: 461 | 文章来源: 宋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vnsr官方网站登录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邮文化”的认同感,202373日、4日,现代邮政学院2022级辅导员盛秋旭带领学院10名“伴随种子计划”学员和中国邮政南京分公司市场部郑俣一同前往扬州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溯邮政历史,感邮驿文化

实践团的第一站是盂城驿。盂城驿是古代高邮邮传、接待、漕运和中途押解犯人的地方,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驿站。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们踏入了这座有浓厚历史气息的驿站,了解到了古代的邮驿发展以及邮驿内的各个分工,知道了古驿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这古老的建筑中,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不仅如此,当站在鼓楼之上眺望时,我们仿佛置身于古时的车来人往之中,看到了无限的远方与遐想。

紧邻盂城驿的中国集邮家博物馆中,同学们细细查阅集邮家的集邮生涯,感受到了集邮家的风采和成就,馆内展示我国百余年的集邮历程和社会发展。实践团当场在一张张明信片上写上了自己此刻的感悟与思考并合影留念


访运河遗址,顾悠久历史

实践团第站来到了位于高邮城西的平津堰遗址。平津堰,位于高邮城西,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由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主持建设,为调节运河水位的水利设施。《新唐书·宰相表·李吉甫传》载,李吉甫因“漕渠庳下,不能居水,乃筑堤阏,以防不足泄有余,名曰平津堰”。平津堰是目前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唯一仅存的堰。原南起江都邵伯镇,北至宝应县,现存高邮城至界首镇段,长约30公里。较好地反映了高邮湖、明清古运河的关系。走在平津堰遗址所在地中国大运河遗产点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上,同学们感悟大运河为滋养两岸人民,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竭动力。


忆最后一役,延红色血脉

实践团来到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刀锋状建筑,它代表中华民族坚决抗击日寇的决心,走近这样的刀锋状的建筑,我们来到了一座恢宏的甬道,砖红的墙面、曲折的甬道,布满弹孔的墙壁,面孔坚毅的浮雕,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面对外敌时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高邮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文化园内的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是扬州唯一的国家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纪念馆内,我们一同回溯了最后一役的战前形势、运筹帷幄、战役过程及受降仪式等内容,并见到了许多战役的历史遗物原品,大家深深感叹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革命英烈为国为民、英勇奋斗的红色精神将代代流传,同时,大家深刻体会到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感叹祖国的日趋强大,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运河博物,晓历史人文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展示了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艺术,博物馆内展出了丰富的文物和实物,如各种船只模型、工具、壁画和文书等。这些展品详尽地展示了大运河的特点和运输方式,并提供了深入了解的机会。其中1号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还创新性地引入5G技术,在展厅中设立了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空间——“5G+VR|720°直播大运”,全景呈现运河之美,实现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解读中国大运河。三号馆更是通过“盛世东都、汴水繁华”、“财赋京师、富甲齐郡”、“漕运枢纽、往来盐商”和“人文江南、鱼米水乡”四个部分来呈现不同历史时期大运河沿线的城镇景观,游览其中,就像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通过现代投影技术与灯光变换,我们在其中可以体验街肆一天不同的景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学们对大运河的规模和运行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运河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期两天的“溯邮寻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伴随种子计划”的同学们对邮驿文化与运河文化相伴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南邮人,此次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更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立志要在本专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撰稿:徐文滔、金远捷、刘柳、刘思怡

图片:伴随学社成员

编辑:宋波

初审:盛秋旭

终审:刘星


关闭